青銅鼎的寶物輪落
清晚期,光緒十五年(1899年)前,陜西扶風縣法門寺任村一次出土了百余件青銅器,其中大鼎一件,小鼎七件,另有鐘、盨、镈等器物。因青銅器主人皆為一個名叫克的貴族,故大鼎被命名為大克鼎,小鼎被命名為小銅克鼎。大銅克鼎如今收藏于上海博物館,為鎮(zhèn)館之寶,被譽為“海內青銅器三寶”之一。
七件小克鼎,器形相類,各有銘文,且銘文一致,為同一人同一時間所鑄,是青銅鼎中罕見的“七胞胎”。小克鼎造型雄渾厚重,花紋粗獷流暢,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銅鼎。但是,在斷代問題上出現(xiàn)了錯誤,一直被誤作西周孝王時期的青銅器。后來小克鼎出土后,歷經(jīng)輾轉,其中有四件落入外國人手中。1934年,加拿大人福開森將包括一件小克鼎在內的個人收藏全部捐贈給金陵大學。1952年,金陵大學與南京大學合并,這件小克鼎被陳列在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新中國成立后,注重文物的收集和保護,有三件散落在民間的小克鼎有了安全的棲身之所,一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一個藏于天津博物館(原天津藝術博物館),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館。加上南京大學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小克鼎,共有四件小克鼎在中國。上海博物館同時收藏大小克鼎各一件,讓人一飽眼福。另外三件小克鼎,一件藏于日本書道博物館,一件藏于日本黑川文化研究所,一件藏于美國芝加哥美術館。三件小克鼎流失海外,讓國人心酸。不知道何年何月,小克鼎“七胞胎”能再聚首,互訴手足之情,分離之苦。
從古至今流傳的不同寶物,不少被流傳國外,導致我們寶物的缺失,而現(xiàn)在我們的銅鼎廠家眾多,做法有很多模仿古件的方式,以假亂真。
網(wǎng)址:http://hlgdz.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