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銅司母戊鼎”的作用
鑄銅后母戊方鼎又稱鑄銅司母戊鼎,因為它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最大的中國古代青銅器。當年吳希增組織了40多人進行挖掘,他們在挖掘洞洞口搭了一個架子,使用的兩條5厘米粗的麻繩都中途斷裂,沒能將鼎提出地面。后來還是采用了鼎下填土、逐步抬升的方式將鼎挖出來。
銅鼎是古代烹煮食物的用具,多厚重,通常為圓腹、兩耳、三足、呈盆、盂狀、斗狀。古代祭祀或典禮時會用銅鼎向天神、祖先呈上烹煮的肉類,慢慢演變成力量一種祭祀用具。后母戊方鼎就是一位商王紀念母親所制造的。
后,指皇后、太后;母,指母親;戊,是母親的名字。商代王室都是以干支來命名的·,比如商王“武丁”、“盤庚”等。據甲骨文史料記載,配偶為“戊”的商王共有4位,分別是大丁、武丁、祖甲、武乙王。
專家通過分析認為,“戊”最有可能是武丁或祖甲王的妻子。后母戊方鼎的樣式、化學成分與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墓中出土的“后母辛鼎”都非常相似,因而推斷“戊”是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后母戊方鼎很可能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為紀念母親而制造的祭祀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