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缸的作用
我們在小學的課本中就講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司馬光砸缸是為了救人,他砸的是用陶土制作的缸容易被敲損,那擺放在故宮當中的缸是銅缸,是為了不被人損壞嗎?
《大清會典記載》故宮總共有銅缸308口,其中包括18口等級高的鎏金銅缸。而在皇宮當中等級高的東西肯定是放在皇帝經常待的地方。所以這18口鎏金銅缸就分別被放置在太和殿、中和殿、乾清門兩側。這些銅缸平時都被注滿水,一旦皇宮發(fā)生火災,宮里的太監(jiān)宮女就可以利用銅缸中的水快速滅火,所以在當時它們也被稱為“太平缸”。冬之后,皇帝還要下旨令人在缸蓋上加屜子并苫草簾,下面置放炭火防止結冰。其次,它在殿宇巍峨的宮殿群中,起到了裝飾作用。金光燦爛 的大銅缸,襯托著紫禁城的紅墻黃瓦,顯得格外富麗堂皇。
鎏金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亦稱"涂金"、"鍍金"、"度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銀合成的金汞劑,涂在銅器表層,加熱使水銀蒸發(fā),使金牢固地附在銅器表面不脫落的技術。所以鎏金大銅缸表面那就是一層金子?。≡?900年的時候,,由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八國組成的聯(lián)軍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北京的大門,他們進入北京城之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在持續(xù)了幾天惡行之后,八國聯(lián)軍集合軍隊在當時的皇宮也就是現在的故宮舉行閱兵儀式。閱兵結束之后,各國士兵就像餓狼一樣的撲進皇宮,開始瘋狂掠奪皇宮中的各種珍寶,就連宮中所供奉的銅佛像上的寶石,都要用刺刀扣下來裝到自己的口袋里,本來威嚴莊重的皇宮被他們這群強盜翻的狼狽不堪。
而且他們也很快把注意力放到了皇宮當中,擺放的18口鎏金大銅缸上,因為他們發(fā)現銅缸上面居然鎏著值錢的黃金。于是他們就爭前恐后的拿著自己手中的刺刀瘋狂的刮取上面的黃金,每個人都刮走了巨額的財富,而留給我們的就是今天這刀痕累累的罪證。有的人會問,這上面能刮下來多少的黃金呢,據說每口缸上面都鎏金100兩,黃金的延展性很好,感覺很黏 刺刀很快的就能刮下蠶豆大小那么一塊。
由此看來故宮的這些銅缸不僅有裝飾作用,還有遭遇火災的不備之需,設計的如此周到,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