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銅鼎和現代銅鼎
西周康王時期。鼎高一百.八厘米,口徑七十八.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三公斤,鼎身為立耳、圓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飾以饕餮紋帶,三足上飾以獸面紋,并飾以扉棱,下加兩道弦紋,使整個造型顯得雄偉凝重,威儀萬端,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一字,內容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國,周代忌酒面與,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輔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時記載給盂的賞賜相傳此鼎於清道光間在陜西眉縣禮村出土,為該地郭氏所得,后歸周雨樵。同治間左宗棠以重金購得,又歸蘇州潘祖蔭。解放后,1951年潘氏后人捐獻國家。為上海博物館所收藏,1959年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這件周康王時的大盂鼎,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莊穩(wěn)重,渾厚雄偉,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異凝重、雄奇恣放質樸平寶等數類。大盂鼎屬於瑰凝重這一類,銘文大字,字體莊嚴凝重而美觀,故在成、康時代金文中,以書法的成就而言,當以大盂鼎居首位。
說了這么多鼎銅鼎到底是什么呢?銅鼎是從陶制的三足鼎演變而來的,最初用來烹煮食物,后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享,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禮器之一。鼎,古代原是飪食器,后來變?yōu)榻y(tǒng)治階級政治權利的重要象征,視為鎮(zhèn)國之寶和傳國之寶,也是“明貴賤,別上下”等級制的標志。
現代銅鼎本以仿古居多,圍繞鼎的自身意義在演變,大膽創(chuàng)新,造型新穎,比例協調大方,比起古代鼎,添加了一份活力,加濃了些色調,更加象征著城市的文化底蘊。從古至今銅鼎陪伴我們已經走過 3000多年了,位置已在不斷的發(fā)生改變,從炊器到權利的象征,到如今的廣泛應用,成為公司信譽,能力的標志。公司開業(yè),企業(yè)上市的最佳禮品。起代表性的如“中華世紀鼎”、“和諧鼎”、“昌盛鼎”等。銅鼎已經匯入了主流生活,為建設和諧,昌盛的社會做出了杰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