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文化之大型青銅鼎
大型青銅鼎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遠古部落時期,最早出現的則陶制鼎,而它的用途就是做飯,到商周時期除了有做飯功能,更是變成了重要的祭祀禮器。而周禮規(guī)定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示人三鼎。在嚴格的等級制度里,用鼎的數量來劃分階級。
大禹作九鼎象征天下九洲,有德者居之,一直被認為是擁有天下的象征。鼎是青銅禮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會用鼎來“明尊卑,別上下”,被用作統(tǒng)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利的標志。鼎也是禮器中最為重要的祭祀器物,在祭天敬祖是必不可少,使用也最為嚴格。夏、商、周三代奉鼎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而后世帝王也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力象征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
早商的銅鼎,腹腔圓而深,耳小直立于口緣上,三足為錐形。早商晚期出現四足鼎。殷商后,方鼎大增,鼎腹由深變淺,兩耳增大,足成圓柱形,開始較短,逐漸增長。殷商時還偶然出現腹淺、下腹趨于平底、下腹壁外移,柱足上端漸粗,足跟部有成獸蹄形的趨勢。西周后期耳外移,口漸敞,下腹內收,柱足成獸蹄形。春秋中期,增有器蓋。春秋晚期,蓋有環(huán)。由于加蓋,耳外移成側耳。
鼎的分類很多,最直觀的分類就是圓鼎和方鼎。方鼎出現較晚,工藝也最復雜,主要通途多是祭祀。每一尊流傳到現代的方鼎,都是國寶級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殷商時期后母戊方鼎,重達832.84公斤,高112cm,寬79.2cm,壁厚6cm。最難能可貴的是其周身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其藝術水平更是達到了巔峰。而商人主要祭祀的對象就是祖先,后母戊方鼎也是商王為祭祀其母鑄造的,而商是以祭祀確立政權的合法性。所以它最能反應出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及人文精神。
其次就是圓鼎,圓鼎是當時的日常生活工具,主要是烹煮食物為主。圓鼎也是存世最多的鼎,圓鼎代表性器物有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等。圓鼎的特點是敞口,雙立耳,三蹄足,相較與方鼎圓鼎壁薄,有很強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