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鑄造廠帶你了解九鼎文化
歷史上的九鼎是指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銅鼎鑄造廠稱九鼎象征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tǒng)。九鼎繼而成為" 天命"之所在,是王權(quán)至高無上、國家統(tǒng)一昌盛的象征。
大禹把九鼎稱為鎮(zhèn)國之寶,各方諸侯來朝見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從此之后,九鼎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器。后來夏朝為商所滅,九鼎就遷于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為周所滅,九鼎就遷于周朝的鎬京。后來成王在洛邑營造新都,又將九鼎安置在洛邑,謂之定鼎。因為禹鑄造九鼎,取信諸侯,人們常用"一言九鼎"來表示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形容人說話信譽極高,一言半語就起決定作用。后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也比喻信守諾言,常用來表達重諾、極信守諾言。
而鼎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說文解字角度來看,甲骨文像有足、有提耳的青銅容器,也是煮具,盛行于商周時期,最早用于皇宮祭祀時熬制美食。三足為圓鼎,四足為方鼎。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鼎創(chuàng)始于河南裴李崗文化,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鼎最初作為食物器皿,主要用于煮肉盛肉。因此,成為宴會、狩獵等場合的必備器具,并逐漸演化為重要的祭祀禮器,直至成為家國寶器。
鼎在成為祭祀禮器后,意義重大,制作也日益考究,造型凝重,以竭力顯示嚴鼎盛的氣勢。周朝建立后,百家爭鳴,風(fēng)氣大開,反映到器皿上,紋飾簡練舒朗,饕餮、夔龍、虬等神獸紛紛登場,宴飲、征戰(zhàn)等紋飾明顯增多。鼎的鑄造工藝復(fù)雜,飾紋的豐富和多彩無疑顯示了古人高超的智慧。
鼎上的紋飾是巫祝在祭祀時用來通天地鬼神的,如饕餮、夔龍、虬,都是由生活中的鳥獸人類變化而來。也就是說,鼎的鑄造還有為人民祈福的創(chuàng)意。鼎的祭祀重器的地位,決定了其使用也有著嚴格的程序和特殊的含義。在西周時期的用鼎制度(也稱列鼎制度)規(guī)定:"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春秋公羊傳》)。各鼎所盛的肉食也有規(guī)定,九鼎盛牛,稱為太牢,以下依次類推。后來,列鼎制度廢除,但是這一制度賦予鼎權(quán)力地位的象征意義卻保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