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銅司母戊鼎的銘文介紹
關于銅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最早的鼎是粘土燒制的陶鼎,根據(jù)禹鑄九鼎的傳說,也就是說,我國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出現(xiàn)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
鑄銅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1939年在河南安陽出土,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因腹內壁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今亦多釋作“后母戊”,后母戊即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婦妌。
司母戊鼎器型凝重,形制雄偉,紋飾華麗,工藝精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8厘米,重832.84千克,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大和最重的青銅器。鼎身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顯現(xiàn)出不可動搖的氣勢。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鼎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首尾相接,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緣飾饕餮紋,均以云雷紋為地。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凹弦紋。內壁所鑄“司母戊”三字,筆勢雄健,形體豐腴,筆劃的起止多顯峰露芒,間用肥筆。
司母戊鼎用陶范鑄造,鼎體(包括空心鼎足)渾鑄,其合金成分為:銅84.77%,錫11.44%,鉛2.76%,其他0.9%。鼎耳后鑄,附于鼎的口沿之上。鑄造如此巨型的青銅重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反映出殷商青銅冶鑄業(yè)具有極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