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鑄造的寓意變化
鼎是一種誕生于幾千年前的容器。一開始使用陶制的,作用只是盛飯和煮飯,后來變成了青銅制作的銅鼎,銅鼎鑄造后地位變得非常尊貴,成了國家的寶器。
在所有銅鼎中鑄銅司母戊鼎是至今發(fā)現的體量最大的鼎,是殷商時期的祭器,出土于河南安陽。這只大鼎上的銘文中“戊”字是對于殷商時期一位神秘的貴族婦女的稱呼,這位貴族婦女死后的謚號叫“妣戊”,她生前被尊稱為“婦妌”。
在古代鼎都被人們認為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我們大家所熟悉的關于鼎的詞語: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力相助等,可見人們對鼎的認知程度。特別是到了周代的時候人們對于鼎更是仰慕,周代的國君在重大慶典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
鼎,經歷了炊具、禮器、重器和文化的演變,在古代歷史上僅此一例。堯帝期望“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鼎和在祭祀和政治活動中,契合了國家的發(fā)展需要,傳承了民族的生存火種,延續(xù)至今,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