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銅鼎承載著民族歷史
鼎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歷史文化,歷史書上的鑄銅司母戊鼎可以說是人人皆知,而關(guān)于鼎的成語也不少,有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鼎盛千秋等等,銅鼎在我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大型銅鼎承載著我國的民族歷史。
商代的鼎以巨大的體量展現(xiàn)擁有者的身份,西周的鼎則是以數(shù)量來規(guī)范貴族的身份等級。周王的陵墓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不過從周原貴族的傳家寶與各地諸侯的墓地可知,西周建立伊始,酒器便開始衰微,至西周晚期鼎、簋為主的食器組合正式成為身份的象征。鼎用以烹肉,簋則盛裝谷類。
一般多認(rèn)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不過先秦禮書的記載不一,實際的使用也沒有這般嚴(yán)明規(guī)整,各諸侯國之間有出入,隨著時間也有變化,如:山西曲沃西周晚期晉侯墓有七鼎六簋、五鼎六簋、也有五鼎四簋。這些鼎多半樣式相同,大小相序,稱為"列鼎"。
原來傳說中鼎最初的原型,是夏禹所鑄。傳說禹治洪水,定天下之后,九州貢金(銅),禹于是鑄了九個鼎,作為天下的象征。后來夏桀暴亂,鼎于是轉(zhuǎn)移到商,商紂暴虐,鼎又轉(zhuǎn)移到周。后來秦滅六國,九鼎竟然飛入泗水。秦始皇過彭城(今江蘇徐州)使人入水求鼎,就在鼎即將被撈起的剎那,空中出現(xiàn)一條龍將繩索咬斷,鼎再度沒入水中,再也無跡可尋。
鼎最開始只是一件古人進行炊飲烹制或者祭祀時用到的的器具。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在春秋時代,鼎被附加了更多的政治內(nèi)涵,像前文所述的問鼎中原、天子九鼎都是出自這個時期。大型銅鼎同時也是古代尊貴的社會地位的象征,例如著名的詞語"鐘鳴鼎食",形容富貴人家的奢侈排場。后來,鼎更多的時成為一個文化符碼,人們賦予鼎更多的文化內(nèi)涵,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根深蒂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