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銅鼎的歷史代表
在歷史上青銅器銅鼎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我國鼎文化最早可以起源于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而青銅器銅鼎的發(fā)展高峰則出現在商朝和西周時期。
青銅器銅鼎從造型上看主要有圓鼎、方鼎還有有蓋和無蓋的區(qū)別,最早關于青銅鼎的記載來源于大禹鑄九鼎的故事,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fā)展為傳國重器,成為社稷的象征和體現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
在周朝的時候關于銅鼎的使用有著嚴格的制度,根據地位、等級差別規(guī)定在宴享或祭祀活動中使用不同的器物及其組合、數量,這種不同組合和數量的器物是身份、地位的標志,稱為禮器。鼎就是別尊卑、明上下的禮器之一。
按照規(guī)定,天子用太牢九鼎,九鼎分別盛放牛、羊、豬、魚(干魚)、臘(干肉)、腸胃、膚、鮮魚、鮮臘九種肉食。卿大夫用太牢七鼎,無鮮魚、鮮臘。大夫用少牢五鼎,再減牛、腸胃。士在特殊場合用少牢三鼎,肉食為豬、魚、臘;一般情況只能用一鼎,盛小豬。與盛肉的鼎相配,用于盛飯食的簋的數量也有規(guī)定,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這種鼎形狀相同,大小相次,故稱為列鼎。
鼎在古代象征王權,在今日依舊是權力和事業(yè)的象征。在現代社會上,很多公司、企業(yè)開業(yè),或者是企業(yè)禮品銅鼎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