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鼎名字的由來
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青銅器,三足,兩耳,通??逃芯毜募y飾。銅鼎最初是一種炊具,后來因用于煮給神的犧牲,而上升為禮器,成為國家君主`大臣等權力的象征,那么青銅鼎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是根據(jù)什么來定義的呢?
象形字。“鼎”在甲骨文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與“貞”是同源字,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從貞省聲。古文以貞為鼎,籀文以鼎為貞?!薄岸Α钡淖中文M的是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其形制上面像缸,有圓形也有方形的,有兩側有耳的;下面為足。通常情況下圓鼎是三足,方鼎是四足。
金文與甲骨文的形體相同,戰(zhàn)國金文或從金,貞聲;或從皿,貞聲。漢代金文或作“鐤”,從金,聲鼎。到了小篆,其形體發(fā)生了變化,鼎身以“目”來替代;而下面部分,有的說法是正反兩個“片”字,表示把一段木頭分為兩片,表示煮東西時用的柴薪。也有的說法是僅僅表示鼎足的形狀,但仍為象形字。
關于“鼎”的來歷及作用: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于現(xiàn)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庇腥銏A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后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fā)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于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于周都鎬(hào)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