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銅鼎與方形銅鼎的區(qū)別
關(guān)于鼎有很多的傳說,但是在我們看來意義重大的鼎,在周朝的時候,就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的規(guī)定,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被譽為一個國家的重寶。那么圓形銅鼎與方形銅鼎有哪些區(qū)別?
圓型銅鼎:圓型銅鼎常見式樣是垂腹粗柱足式,特點是口斂,大耳,壁斜外張而下垂,近足外底的曲率較小,體部橫向?qū)挻?,成為壯偉的垂腹形,下承三柱足。實物見峽西岐山出土的“大盂鼎。從西周中期起,鼎腹進一步趨淺,下腹趨于平底,下腹壁外移,柱足上端漸粗,足跟部有外延成獸蹄形的趨勢。西周后期,鼎形又發(fā)生變化,耳漸外移,口漸敞。下腹內(nèi)收斂使器身呈半球形,足為獸蹄形?!按罂硕?、“毛公鼎’可為此期代表.帶扉棱也是西周的器彬特點,約有23種基本式樣。
方型銅鼎:商中晚期出現(xiàn),是方形槽或長方形槽的四足雙耳容器。無論大小,方鼎成偶數(shù)使用,這是常制,單件存在,多為失散之器。商代方鼎基本式樣有6種。如“司母戊鼎”、“杜嶺方鼎”。商代前期的方鼎為方形槽,壁薄,立耳外側(cè)作槽形,獸面紋以單線為主;商后期的方鼎為長方形槽,壁薄,紋飾由多層細線組成。
其實不管是圓鼎還是方鼎,都是是我們國家5000多年歷史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在歷史的進程中有不少珍貴文物,現(xiàn)在很多都被各大博物館所保存,但是也有很多隨著時代的變遷,朝代的更替,流落民間,下落不明,很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