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克鼎介紹
銅克鼎,又稱西周克鼎、膳夫克鼎,是中國西周晚期的青銅器,于清朝光緒中期出土于陜西扶風(fēng)縣法門鎮(zhèn)任村,現(xiàn)收藏于上海博物館。當(dāng)時出土的另有7件克鼎,形制與紋飾都和大克鼎相同,只是體積小得多,同為西周一個名叫“克”的貴族,堪與毛公鼎、散氏盤和虢季子盤相媲美。飪食器。銅克鼎是奴隸主貴族用以“別上下、明貴賤”的重要青銅禮器,史載西周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說明它是權(quán)力的象征。
克鼎紋飾分析: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造型宏偉古樸,鼎口之上豎立雙耳,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沉穩(wěn)堅實。紋飾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由于竊曲紋如同浪峰波谷環(huán)繞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紋。銘文共28行290字,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
材質(zhì):鐘鼎青銅器的產(chǎn)品是青銅材質(zhì)的。青銅不是純銅,它是銅鉛錫的合金,古代叫“吉金”。純銅稱為“紫銅”,也就是電線里用的銅,很柔軟,但硬度不夠。青銅里銅的比例有70%左右。青銅材料價格之所以高,也是因為銅的含量較高,而且含的錫價格比銅更貴。
銅鼎為中國古代炊食器。中國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xiàn)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發(fā)展最高峰則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尤其是商代以鼎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盛行于商周時期,延續(xù)到漢代。在奴隸制鼎盛時代,被用作”別上下,明貴賤“,是一種標(biāo)明身份等級的重要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