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物館幾大有名的銅鼎
“毛公鼎”是臺北故宮藏品中的重器,銅鼎內(nèi)有銘文五百字,記錄了西周一位“王”即位時請毛公輔佐自己治理國家,并予以賞賜。這個銘文里提到的“王”,有人說是“周宣王”,古文學家唐蘭先生認為是“周孝王”?!懊Α笔俏髦苤泻笃谒T。
“中山王鼎”是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所鑄,這只鼎的材質(zhì)很特殊,是銅身鐵足。鼎上有銘文四百六十九字,這些銘文是刻上去的,春秋及前期的青銅器銘文都是鑄器時鑄上去的。中山國,建國者是姬姓的白狄鮮虞,始建于春秋后期,唐代的地理著作《括地志》記載中山故城的名字是“中人城”,又叫“中人亭”,中山國所建的這座城在現(xiàn)在河北省唐縣西北峭嶺上。
天津博物館的傳世青銅器“太保鼎”是西周初鑄器,歷經(jīng)三千年風雨,幾經(jīng)流離,最終成為天津博物館的藏品,被譽為鎮(zhèn)館之寶。太保鼎因為鼎內(nèi)壁上有銘文“太保鑄”而得名。銘文中提到的“太?!笔巧讨芙惶嬷H非常重要的周族重臣召公奭。
“后母戊大方鼎”是至今發(fā)現(xiàn)的體量最大的鼎,是殷商時期的祭器,出土于河南安陽。這只大鼎上的銘文中“戊”字是對于殷商時期一位神秘的貴族婦女的稱呼,這位貴族婦女死后的謚號叫“妣戊”,她生前被尊稱為“婦妌”。婦妌的身份是商王武丁的“婦”?!皨D”這個字在武丁時期的甲骨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當時被稱為“婦”的貴族婦女最為今天的人所熟知的就是“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