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的代表青銅鼎
在我國歷史上青銅器銅鼎是重要的青銅器物種之一,也是歷史上常見和審美的禮器之一,常見的青銅鼎有三足圓鼎和四足方鼎,方鼎和分檔鼎則流行于商代到西周中期,以后逐漸消失。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fā)展為傳國重器,成為社稷的象征和體現(xiàn)身份等級(jí)的重要禮器。
從商代后期開始,銅鼎銘文逐漸增多,西周更甚,周代使用的鼎,按其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即鑊鼎、升鼎(正鼎)、羞鼎(陪鼎)。鑊鼎一般形體巨大,多無蓋,用來煮白牲肉,多放在庭外;升鼎也稱正鼎,是盛放從鑊鼎中取出的熟肉的器具;羞鼎則是盛放佐料的肉羹,與升鼎相配使用,所以也叫“陪鼎”。
在周代根據(jù)地位、等級(jí)差別規(guī)定在宴享或祭祀活動(dòng)中使用不同的器物及其組合、數(shù)量,這種不同組合和數(shù)量的器物是身份、地位的標(biāo)志,稱為禮器。鼎就是別尊卑、明上下的禮器之一。按照規(guī)定,天子用太牢九鼎,九鼎分別盛放牛、羊、豬、魚、臘、腸胃、膚、鮮魚、鮮臘九種肉食。卿大夫用太牢七鼎,無鮮魚、鮮臘。大夫用少牢五鼎,再減牛、腸胃。士在特殊場合用少牢三鼎,肉食為豬、魚、臘;一般情況只能用一鼎,盛小豬。
因此在古代的時(shí)候銅鼎不僅是傳國重器,還是權(quán)力地位的象征,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shí)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