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刻在青銅鼎上金文的歷史發(fā)展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鼎上的一種文字。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文字。因鑄刻于鐘鼎之上,有時也稱為鐘鼎文。據(jù)統(tǒng)計,金文約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啟秦代小篆,流傳書跡多刻于鐘鼎之上,所以大體較甲骨文更能保存書寫原跡,具有古樸之風格。金文在筆法、結字、章法上都為書法的進一步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古人往往將國家或宗族的大事銘刻其上,并且表現(xiàn)形式多樣化。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凡消滅一個國家,一定要“毀其宗廟,遷其重器”,以示權力的轉移。當時的貴族凡有重要文件需要長期保存或有重大事件需要永久紀念,就鑄造一件青銅器,把文件或事件用文字記錄下來,鑄刻在青銅器物上面。其中又有以下極具代表性的青銅器銘文。
金文之全盛時期為周,周以平王東遷分為西周及東周──西周趨于端整雄渾,造成金文之黃金時代;東周因列國割據(jù)而形成地域特色。西周承殷末書風,直到成王時方產(chǎn)生獨特的風格,書體雄渾典麗而壯觀;在昭穆之后,則變?yōu)閲乐敹苏W術文化之發(fā)展多少會受到社會及政治等因素的影響。
而至昭穆之后,書風漸變,筆畫由粗細相參而趨于均勻劃一;收筆與起筆亦由方圓不一,而變成圓筆;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書風極為嚴謹端正。端整典雅之頌鼎、典雅整贍之銅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風之毛公鼎等,皆為此期之代表。自平王東遷,周王室衰微,演變成列國紛爭之局面,由于諸侯自制銅器,書法因受其影響,呈現(xiàn)濃厚的地域色彩。
秦代金文漸至末流,所存石刻書跡亦不多存。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后,一法度、衡石、丈石之業(yè),皆刻或鑄于銅鐵之上,以頒行天下。其以曲線為主,間架平穩(wěn),整齊中寓變化,氣勢奔放,堪稱小篆之杰作,也為后代習小篆者提供了最可信之完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