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廠家細講青銅器的鑄造與裝飾
青銅器為國之重器,考古學者將早期人類文化的發(fā)展過程,根據(jù)生產(chǎn)工具和武器的材質(zhì),區(qū)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司母戊鼎廠家介紹一下青銅器主要的鑄造和裝飾技術。
陶范法。青銅鑄造的第一步是采冶,首先分別采取銅礦石與錫礦石,然后加上木炭,分別冶煉出紅銅和錫。第二步是合金,根據(jù)所制器物的需要將銅與錫按一定比例配合在一起,放在熔銅爐中加熱熔化,從而得到所需要的青銅熔液,然后就可以進行澆鑄了。澆鑄的時候需要模范。最初的鑄造技術是使用石范,由于石料不容易加工,又不耐高溫,隨著制陶業(yè)的發(fā)展,很塊就改用泥范。在近代砂型鑄造之前的三千多年時間里,泥范鑄造一直是最主要的鑄造方法之一。
商代已發(fā)明采用分鑄法,青銅器活動部件是利用分鑄法鑄造成的。后母戊鼎的鼎耳就是先分鑄,再與鼎身合鑄在一起。四羊方尊器肩上的羊頭也是采用了分鑄法,先將羊角單鑄好,然后將其嵌入羊頭的外范內(nèi),澆鑄時再與整個器體一次鑄成。春秋又發(fā)明了焊接法,用錫镴焊接分鑄部件。
失蠟鑄造法適合鑄造花紋繁雜和鏤空的器型。它的制模方法簡易,只做一塊整模即可。先用蠟做出所要器物的形狀,即蠟模,再用細泥漿在蠟模上反復澆淋若干次,泥漿即將蠟模包住。再經(jīng)加熱燒制后,蠟即流出,最后就剩泥模了。失蠟法所鑄器物精確度相當高,無需打磨加工,器物表面就很光滑精致。下圖是失蠟法鑄造銅禁和尊盤。
青銅嵌錯工藝,即在鑄造好的青銅器的表面上嵌入其它材料的絲片,再用錯石在青銅器表面磨錯平整,構成紋飾或文字。青銅器的鑲嵌材料主要有紅銅、綠松石、金、銀等。青銅與另外不同材料的顏色對比,使嵌入的紋飾或文字更加清晰、鮮明和美麗,使器物富于藝術效果。嵌松石工藝始于夏代;嵌紅銅工藝則發(fā)端于商代;嵌錯金銀工藝在春秋中期才發(fā)展。整個青銅鑲嵌工藝的繁榮時期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
鎏金在古代又稱“金涂”。青銅鎏金工藝于戰(zhàn)國時期萌芽,西漢時代已得到了充分發(fā)展。青銅器鎏金工藝的具體作法是將金粉和汞的合劑涂在青銅器表面,然后加以烘烤,汞即蒸發(fā),而金就附著在銅器表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