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鼎的演變規(guī)律
青銅鼎考古資料最早見于夏代晚期的二里頭文化遺址。一直沿用到漢晉時期。依其形態(tài)可分為圓鼎、方鼎、罐形鼎、盆形鼎、溫鼎、束腰平底鼎等類別。根據(jù)其造型的演變規(guī)律,可將青銅鼎分為8期。
第一期:夏代晚期。此期的鼎目前僅發(fā)現(xiàn)一件,器薄、立耳小、平底、尖錐足。歷史有“禹鑄九鼎”之傳說,然而從考古發(fā)掘的資料來看,并沒有夏代早期的青銅鼎,即便是到了商代發(fā)達(dá)青銅器階段,也未見形成周文化的列鼎制度。九鼎的傳說,或許是周以后的人根據(jù)周代的禮制而杜撰出來的。
第二期:商代早期。此期的鼎有圓鼎和方鼎兩類。器薄、直立耳較小、尖錐狀足,方鼎的平面呈正方形。年代越晚者,立耳越高大、器體也越顯厚重。第三期:商代晚期。此期的鼎也是方圓皆有,器體普遍厚重、直立耳發(fā)達(dá),鼎足由商早期的尖錐足演變?yōu)橹鶢钭?,扁足鼎流行。方鼎平面呈長方形。
第四期:西周早期。此期的圓鼎流行分襠鼎和平底的盂形鼎。方鼎的柱足較商代晚期更顯細(xì)高。此期開始形成表現(xiàn)等級秩序的列鼎制度。如寶雞竹園溝西周早期1號墓已出現(xiàn)大小相次三具一組的列鼎。第五期:西周中期。此期的鼎腹部橫寬,腹由深變淺,鼎腹的最大徑在下腹,造成腹部下垂之感。
第六期:西周晚期。此期的圓鼎除垂腹的形制外,還可見半球形,足斷面呈“C”字形,流行上小下大的獸蹄形足。第七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此期的鼎多為附耳帶蓋鼎,子母口,獸蹄形足。第八期:漢晉時期。此期的鼎足根部肥大,有的腿足演化為熊足,鼎腹外圍常有一周凸起的寬邊裝飾,多有刻銘。周禮與周文化是中華文明諸多制度的根源,給后世造成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也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崇禮性格。